投稿指南
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,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,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,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。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、删节权。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,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。 一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。 2、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。 二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。 7、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打印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冲突与缓和

来源: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3-23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本文围绕3D打印引发的知识产权问题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冲突进行探讨,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缓和冲突的建议:立法方面,应根据利益平衡和保护合法权利人利益的原则,结合具体个案

本文围绕3D打印引发的知识产权问题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冲突进行探讨,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缓和冲突的建议:立法方面,应根据利益平衡和保护合法权利人利益的原则,结合具体个案,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;生产经营者方面,要不断提高研发工艺的水平,加强对其的管理和控制,防止核心技术的泄露和传播,从而减少侵权纠纷的产生;3D打印相关行业方面,可建立模型数据库,加大对打印控制技术的研发力度,并推出相应的行业规范,以规避侵权风险。

一、绪论

(一)研究背景

1892年,“3D打印”这一概念正式被提出,美国学者Blanther首次在公开场合提出使用层叠成型方法制作地形图的构想,这种以堆叠薄层的方式制造三维形状物体的理念,就是当前3D打印的核心思想所在。当前,国际上对3D打印的称呼为“增材制造”,顾名思义,3D打印通过逐层打印、堆叠,最终得以形成一个立体物体。

在此之后的1984年至今,3D打印经历了诸如直接金属激光烧结 (Direct Metal Laser Sintering,DMLS)、连续液态界面制造(Continuous Liquid Interface Production,CLIP)等一系列技术的发展,从第一台商业3D印刷机问世到彩色3D打印机的出现,从第一辆3D打印的汽车Urbee、第一架3D打印的飞机到3D打印人造肝脏组织、食品、艺术品,3D打印仿佛“神笔马良”,将人们的种种愿望变为现实。在过去的几十年间,3D打印的进步显著,已相继在工业造型、机械制造、军事、建筑、影视、家电轻工、医学、考古、文化艺术、雕刻、首饰等诸多领域取得了技术突破,并进行了实验性的应用。专业咨询机构Wohler Associates预测,2020年3D打印的市场份额将达到212亿美元,这虽然对全球整个制造业的贡献较小,但是随着3D打印技术和材料的突破与发展,未来获取成本将进一步下降,能够适用的领域与规模预计将不断提升。

对于我国而言,3D打印方兴未艾,市场前景广阔,尤其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引领着制造业从标准化和精益化生产步入定制化生产。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,以“个体创意+社区共建+云制造”为代表的新的制造业模式有望在我国初步形成规模并稳定发展。然而当前,技术成本、打印材料、产品质量以及社会风险成为了限制3D打印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。从技术成本上看,大多桌面级3D打印机大约售价2万元人民币,高额的固定成本限制了这个技术的普及;其次是打印材料的选择问题,3D打印材料选择的局限性较大,多采用化学聚合物,成品的物理特性不佳,安全性能得不到保障,材料的价格也偏高;再次是产品质量的问题,当前3D打印产品精度还未能达到预期,打印效率距离产业化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,并且打印精度与打印速度无法兼顾,只能择一而优;最后是社会风险,假冒、仿造会因为3D打印技术的发展而变得更加容易,可以预见,3D打印技术的泛滥将会带来诸如此类的严重的社会风险,因此亟须在例如知识产权等方面提前做好应对,防患于未然。

言而总之,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,3D打印凭借其研发周期更短、用料更省,在小批量、个性化定制等方面的优势,极大推动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。目前,3D打印已进入商业应用的成熟期,世界各国纷纷将其作为未来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,整个产业的上、中、下游也都日益趋向成熟。可以预见,3D打印在未来将成为一股无法忽视的科技力量,朝着速度更快、精度更高、性能更优、质量更可靠的方向发展,直接或间接地推动许多产业的发展。

(二)研究意义

如背景中所述,3D打印在迅速发展、不断提升人们科技生活体验的同时,也存在着一定的社会风险,引起了许多亟须解决的法律问题,尤其是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。

3D 打印技术在中国的发展起步于上世纪 80 年代,虽然其在中国的出现时间与西方几乎相同,但对于3D打印的知识产权问题的关注和研究近几年才逐渐增多,整体对3D打印技术的研究仍然匮乏。笔者以“3D打印、知识产权”为主题在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中进行搜索,仅有131篇相关文章(截至2017年12月31日),其中2013年 15篇,2014年 26篇,2015年37篇,2016年38篇,2017年15篇。多数研究集中在3D打印对著作权法、专利法以及商标法的挑战与影响方面,而关于3D打印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冲突方面鲜有涉及。随着3D打印技术如火如荼地发展,未来个人使用的日渐普及,极有可能出现不正当竞争行为,使合法生产者遭受损失。

文章来源:《北京印刷学院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bjysxyxb.cn/qikandaodu/2021/0323/679.html



上一篇:刷脸办事武侯区无人审批新模式
下一篇:太尔时代反败为胜

北京印刷学院学报投稿 |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编辑部|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版面费 |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|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北京印刷学院学报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