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,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,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,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。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、删节权。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,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。 一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。 2、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。 二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。 7、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心灯(27)

来源: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5-02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一夜秋风雨送凉,满街枫叶绿成黄。几回寻梦悟无常。斗转星移心尚在,车轻马快路还长。人生而立正彷徨。国庆节期间,江连生在微信上发了首词,同时

一夜秋风雨送凉,满街枫叶绿成黄。几回寻梦悟无常。斗转星移心尚在,车轻马快路还长。人生而立正彷徨。国庆节期间,江连生在微信上发了首词,同时私信给我,说全家去西山植物园黄叶深处曹雪芹故居,偶见著名红学家周先秦的文章,提及高书生和他的交往,拍图片发了过来。

周先秦的这条线索很重要,高书生晚年入蜀前后就清楚了,还有可能得知高书生去世的准确日子。上班后,辗转找到周先秦的儿子周来复,联系上周先秦的女儿兼助手周南,确定了拜访的日子。

一场秋雨之后,天气转凉。秋雨之前,与自然有肌肤之亲;秋雨之后,便隔了一层。打车去周先秦家,路并不远,可是道路泥泞,堵车难行。下车后走了两脚泥,来到周家,看灰色红楼满是爬山虎,雨洗后更显得生机无限,仿佛多年前的童话里的房子,小时侯来过一般。

周南卧病在床,周先秦亲自来开的门。见了我,周先秦一把攥紧,连连不迭地问道:“冷不冷?冷不冷?” 这是见过高书生的人!见了他,满心喜悦,我的心里有一种花开的声音,全身都笑了。

周先秦是红学大家。造化弄人,他先是左耳失聪,后又几近失明。我坐定后,四顾环视,房间简单地出乎任何想象。光线颇佳,书桌上垒着各色笔筒,筒内插的毛笔如树林一般。周先秦自书的对联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”,悬挂在门楣上方。

我把油纸包打开,取出资料递到周先秦手中。他颤抖着,双手捧着,感慨万端地说:“老师一辈子立德立言,如今只剩下这么一点点……”说着,老人家泪落沾襟。

我说还有一些民国旧书,过段时间去连山,准备全部交给高书生纪念馆。周先秦连连赞叹。说起高书生,周先秦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,声音琅琅,滔滔不绝。

那是在抗战胜利前夕,高书生在成都举办红学讲座。周先秦正读中学,前去听了六次。讲座都在星期天举行,听众都是满座。讲桌前揭一长条白纸,上面大书“萧斋冷落孤灯暗,一点残红万里心”。

高书生说自己在这个大时代中却是个闲人,就是无事可做的人,随便谈谈《红楼梦》想没有人责备他,甚至可以原谅他。《红楼梦》乃是当时社会的一盏心灯。但这一盏心灯,怎么能造得这样具有如许的光照力、透彻力和想象力——它的光照力比现在的几千度的探照灯还要明亮;它的透彻力比现在的几千倍的X光还能洞烛肺腑。这就是高书生演讲的主题。

听了讲座之后,周先秦对《红楼梦》发生了浓厚的兴趣。他当时手中是亚东版《红楼梦》,觉得和高书生引用的不一致,就冒昧登门讨书。原来高书生手中是《脂砚斋重评石头记》,二话没说借给了周先秦。

说到这里,周先秦眉飞色舞,手舞足蹈地比划着,说那真是个好的本子。里面说,宝玉后来做了更夫。有一夜,他过一个桥,在桥上稍息,把他手中提的一盏小灯笼放在桥边。这时,桥下静悄悄的,有一只小船,船内有两个女子,其中一个探出头来,看见这灯笼,惊讶地说道:“这是荣国府的夜行灯啊!”就更伸出头来看这桥上的人,看了又问:“你是不是宝二哥?”桥上的答道:“你又是谁?”那女子说:“我是湘云。”“你怎么会在这儿?”湘云说:“落没了,落没了!你又怎么会在这儿?”宝玉答道:“彼此彼此!”湘云哭着说:“荣国府是全部星散了,没有一个不在受苦的。你当更夫,我在当渔妇呢!”

周先秦说,理解红楼梦一定要放到当时的背景下,他自己也只是赶上了封建社会尾巴的尾巴。周先秦眉飞色舞,溢出若水,淹了红楼,好一会儿才扯回高书生身上。

抗战胜利后,高书生准备搭新民报邮轮东还。周先秦去还书,高书生不在。门虚掩着,他此时是独身一人,客厅挂着“白发老书生”条幅。周先秦等了良久,不见人回来,只好把书放在客厅,离开了。这个版本后来再不曾见过。说到这里,周先秦用衣角拭了拭泪。

我问:“高先生是什么时间去世的,您还记得吗?”

“去世当在讲座一年之后,当时报纸上登过消息。当时他是回了上海还是南京,我记不清了。一个有学问、有道德、有思想的人,就是这样下场。”周先秦又哽咽了。

稍后,我又问:“他晚年曾用很大功夫研究佛经,说人生是一盏灯,重要的是照亮别人。这方面情形您知道吗?”

周先秦说,高书生治学自具见地,不苟同人。有次病得非常厉害,思索了许许多多人生问题,不得要领,十分苦闷。有一次无意间,接触到一本介绍中观的书,说世间一切事物,皆由因缘而生,亦皆由因缘而灭。思想豁然开朗,病亦霍然而愈,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
文章来源:《北京印刷学院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bjysxyxb.cn/qikandaodu/2021/0502/785.html



上一篇:琉璃
下一篇:历难涉险名单方成细读辛德勒名单中打印名单相

北京印刷学院学报投稿 |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编辑部|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版面费 |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|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北京印刷学院学报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